-- 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 张乃仁教授
--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王 兴教授
论文摘要:
本文对我国大陆的工业设计教育事业进行了评估和展望,并指出如何从学龄前的设计教育、中小学设计教育、专业院校设计教育和社会实践中的设计教育等四个方面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全民的工业设计教育,以便在提高全民的文化、艺术和艺术设计的素质和水平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我国的工业设计水平,以适应改革开放后带来的工业生产的发展形势。同时,本文提出了作为一个出色的工业设计师所应具备的几点特质、能力和条件:如强烈敏锐的感受能力、追根究源和探索的欲望和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对产品的美学鉴赏的能力、对设计构想的表达能力、对市场的预测能力、成为生产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具备全面的专业智能等等,为培养工业设计师的工业设计教育事业,提供了明确的内容要点,指明了方向。
目前,我国大陆的设计教育的历史才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可以说,我们的工业设计事业才刚刚起步。随着大陆改革开放政策全面深入地贯彻,我国的工业正面临大幅度发展和腾飞的局面,随之而来的工业设计事业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设计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的工作,就显得格外紧迫了。
设计教育大体可分为学龄前设计教育、中小学设计教育、专业院校设计教育及社会实践中的设计教育。
一. 学龄前的设计教育
学龄前儿童的感知处于启蒙阶段,从美学角度来说,设计教育最能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能够培养儿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同时还是有助于宣泄其丰富而活泼的情感的最佳方式。在此阶段,儿童的父母及托儿所或幼儿园的老师,应诱导他们通过对千变万化的大自然的观察,如对星空、彩虹、云朵以及花草、树木、山石、昆虫等的观察,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和对每一种美的造型、色彩、线条的独特感知,同时配合适当的教具,进行设计教育中的基础造型活动,如“平面活动”和“立体活动”。“平面活动”是指绘画、剪纸、图案、布贴等。“立体活动”是指泥塑、叠纸、制作各种(泥、木、纸)模型等,通过这些设计和制作活动,能使儿童在其中逐渐明确自己所设计制作的主题内容,培养其艺术情趣及其对事物的设计和造型的基础能力。对于儿童的启蒙教师来说,特别要留意对美育内容有特殊感受力并有形象思维才能的儿童,以便对其进行特殊培养。
二. 中小学设计教育
当前,一般中学都设有美术课,但从设计教育来看,其内容不应单是绘画式的写生和临摹,而应包括工艺美术和工艺制作。由于中小学美育课课时较少,所以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辅导小组,由受过设计专业培训的教师,对一些看来有希望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家的好苗子加强辅导----其爱好应是在中小学期间就能得到培养和发挥。尽管尚处于启蒙阶段,但这一阶段的美育课往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美育课对中小学生所给予的心灵的感化和智慧的启迪,将促使他们在感性与理性方面均衡发展。
从一些资料介绍中可以看到:一些工业设计较发达的国家,就很注重启蒙阶段的设计教育。日本文部省早在50年代就制定了中小学美育教科书试行教案,其内容不仅包括绘画、泥塑、图案,而且还重视制图、叠纸、竹木工、金工等手工艺造型活动。随着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日本在中小学的设计教育也不断深化。从1963年修改的教案中,可以看到其设计教育分为三个内容:基础练习(包括基础绘画的造型能力、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装饰和视觉传达。它们同时涉及到绘画、雕塑、设计、制作和鉴赏等五个领域。美国也是特别注重中小学设计教育的国家,强调从儿童抓起,开展新教育运动,提出要创造以艺术为中心的人间生活环境,在这种开放型的环境下,每个人从小就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从60年代起,英国也开始重视中小学的设计教育,并规定只有在中学美术及设计课达到a级的学生,才有资格报考美术或设计院校。德国是包浩斯的诞生地,是近代设计教育的先驱,当然也特别重视中小学生的生产工艺技术训练,并注重对教材和加工手段的研究。今天的意大利,根据本国1971~1973年教育活动报告书的统计,职业美术中学及设计专科学校就有208所。法国一直比较重视设计教育,要求中小学教师都应是受过设计专业教育的人,近年来还增加了设计史论课程。北欧的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国家都把工业设计课列为必修课。
三. 专业院校设计教育
据统计,我国十年前设有工业设计系科的院校只有十几所。目前,已设有工业设计系科和有能力开设工业设计系科的院校已达四、五十所。但其所开办的工业设计教育系科,大多数都是从与工业设计有关连的专业中派生出来的。工业设计专业也多是从工艺美术专业中派生出来的。而理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则多是在建筑或机械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这两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都多多少少带有原来的“胎记”。这种“胎记”,与其说是表现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毋宁说它恰恰显示了在设计教育上的缺陷和不足。因为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设计本身需要考虑众多而复杂的各种因素。用英国工业设计大师卡茵士的话来说:“工业设计是适应人性需要、调和环境、满足人的需求、发挥产品的机能与价值的创造性行为。”所以,在设计教育中,必须融合科技与人文的精髓。工业设计是以人为出发点设计产品而又使产品归于人----使其成为人的用品,。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出这样的工业设计师:他既具有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又具有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又是掌握市场导向、推动企业生产、引导消费的经营者。惟此,才堪称为一个优秀的工业设计师。
四. 社会实践中的设计教育
由于我国工业设计处在初级阶段,有些院校开办了工业设计专业,但师资尚不充足,教学经验有限,其所培养出的工业设计师,就不可能个个都是优秀人才。同时,以社会对工业设计人员的需求量来说,每年毕业的学生还远远不能满足各企业的需要。在这种供需矛盾的状况中,各企业自然涌现出了许多在实践中脱颍而出的工业设计师----这些设计师虽然未经过正规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但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并自学成才。据调查,这样的设计师为数不少,他们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些是其他专业(如建筑、机械制造、绘画或工艺美术等专业)毕业的学生,由于工作需要而在实践和自修中成长起来。他们虽然在工业设计方面未经过系统的学习,但其原来所学的专业与工业设计专业关系比较密切,他们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丰富的创造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加上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水平,很快就能掌握一般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学识和技术。另一些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木工、模型工、钳工等工人师傅,他们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摸索,靠自学成为工业设计师,他们在某些具体项目的设计上,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甚至在产品的功能、结构上有所发明创造,但在形态设计、造型处理和设计理论上还很欠缺。
从教学实践中或从企业的生产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无论是从其他专业半路改行的工业设计师,还是在实践中自学成才的设计师,一般来说其素质都较偏颇而不够全面。他们或多或少欠缺着一个真正的、成功的设计师所应具备的多方面的特质、能力和条件。
成功的设计师所应具备的特质、能力和条件应有以下几点:
1. 强烈敏锐的感受能力:现代社会环境的变迁在日益加速。一个设计师必须培养自己以强烈的敏锐感觉去观察周围的环境、思考变化着的生活中的一切,这样,他就会不断发现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方面尚未能达到人们所期望的那种改善,这一点就显示出设计师的独特感受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虽有先天的因素,但主要还是靠后天的培养而来。
2. 探索和追根究源的欲望和能力:作为一个设计师,周围的一切都能引发其注意力和好奇心,他总是多看、多问、多思考,喜欢追根究底、探求事物的内在奥秘。他往往能通过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溯本求源,运用某一事物的基本原理而演绎成为意义深远、具有创造性的定理或引发出新的概念,并能在实践中应用。
3. 发明创造的能力:一位设计师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从书本学得一切理论知识,或从模仿他人的设计来培养、丰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