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什么是公司吊销?吊销是指企业被市场监管部门采取强制手段剥夺其经营资格的一种行政处罚。这是行政机关对企业实施的最严厉的行政处罚。吊销是一种行政处罚,不以企业申请为前提,由登记机关直接依职权、主动而为。吊销后公司经营资格丧失,从一定程度上讲,吊销也是公司退出市场的一种方式,但和注销相比,吊销不是一种合法的退出市场的方式,而是因为违法行为导致的处罚。什么是注销?公司注销是指当一个公司宣告破产,被其它公司收购、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不续、或公司内部解散等情形时,公司需要到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终止公司法人资格的过程。公司注销可以是主动行为,例如执照期满不续,也可以是被动行为,例如公司被撤销或被吊销之后都应该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清算并注销。
3、什么是撤销?撤销是指市场监管部门或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依据职权,作出的撤销行政行为的决定。通俗讲,撤销就是对已经完成的登记行为的否定,或者说是一种纠错行为,原有的登记丧失法律效力。前提是自始不符合登记条件,但通过非法情形取得了公司登记,比如登记人员滥用职权、违反法定程序,或者申请人提交虚假材料、隐瞒重要事实等等,登记机关通过撤销予以纠正。
友情提示:2017年12月31日前成立的各类市场主体(含: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于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填报2017年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逾期未报送的,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进行公示。企业未按时进行工商年报的,将被工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超过三年仍未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其永久载入经营异常名录,不得恢复正常记载状态,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黑名单”)。